Prologium已交付近8000个锂陶瓷固态电池样品,并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向汽车制造商供货。 这些固态电池样品由位于台湾的全自动卷对卷试验生产线生产,供全球汽车制造商测试和开发使用Prologium锂陶瓷电池的模块。Prologium首次详细介绍了固态电池技术。它用陶瓷隔膜取代了传统的锂离子电池中的聚合物隔膜,创造了一种能够包含以前与传统电池不兼容的先进材料的结构。
这种新结构支持高活性、高容量的阳极材料,如全硅,以及各种固态电解质材料,如氧化物、硫化物、固态聚合物和卤化物。它能够适应液态、半固态、混合固态或全固态电池,以及未来的BiPolar+电池模块和电池组设计。
陶瓷隔膜通过防止短路来增强安全性,使体积能量密度达到700-900 Wh/L。使用超薄锂金属或无阳极设计,体积能量密度可达900-1,100 Wh/L。结合超薄锂金属、固态电解质和无锂软阴极活性材料,重量能量密度可超过500 Wh/kg。


▲ 图源 Prologium官网
Prologium全球独有专利“Logithium”实现了精确对齐,大大提高了制造过程中的精度和电极附着力。它在试验生产线上的良品率达到99.9%,同时具备防潮和防短路功能。
隔膜工艺技术允许生产线速度达到每分钟55米。在“脱水”过程中,Prologium采用“热流脱水”技术,而非传统的将整个电极材料卷反复真空烘烤8小时,仅需8分钟即可完成。
多层涂层实现卷对卷生产,电极组装过程能够在单次热压中高效结合12个嵌件,降低高温界面电阻,提高电性能。与传统电池由于材料限制和无法承受高温只能一次粘合一个不同,Prologium的锂陶瓷电池提供更快的生产速度和更高的产量。
▲ 图源 eenewseurope
Prologium于一月在台湾桃园启用了全球首座千兆级锂陶瓷电池工厂,并在法国敦刻尔克的电池千兆工厂之前设立了一个研究中心。位于巴黎-萨克雷(法兰西岛)的研究中心是其首个台湾以外的研究设施,设有两个实验室:“L’Odyssee”预计于2024年开放,而大型实验室“L’lliade”计划于2025年初开放。
“Prologium通过尖端的锂陶瓷电池技术,坚持不懈地追求电气化转型。我们在前端电解质探索、电池单体结构创新和制造工艺设计方面的研发努力已成为我们的核心优势。今年在台湾启用的千瓦级生产示范线,证明了我们从实验室到大规模生产的成功转型。在从生产线到市场的最后一段路程中,我们旨在整合台湾和法国的技术优势,”杨思枏说道。
“将Prologium的研发足迹扩展至巴黎-萨克雷,并深化与当地生态系统的合作,是我们致力于为欧洲客户建立本地化价值链的重要策略。”
Prologium正与阿科玛合作,开发专为锂陶瓷工艺设计的材料,以用于固态电池组。
“Prologium的研发团队对于即将与先进材料行业和学术界的互动感到非常兴奋。我们准备建立多维度、跨国界、跨学科的合作,共同推动锂陶瓷电池研发的新国际标准,”研发中心负责人德米特里·贝洛夫说道。
转载 eenewseurope
原文链接:https://www.eenewseurope.com/en/prologium-details-solid-state-battery-as-it-readies-production


| 
         会议议题  | 
   演讲单位  | 
|
| 
 1  | 
 全固态电池研发进展  | 
 中科固能 吴凡 董事长/中科院教授  | 
| 
 2  | 
 全固态电池工程化及制造装备探索  | 
 星楷科技 黄璟 总经理  | 
| 
 3  | 
 功能型硫银锗矿电解质设计及固-固界面调控构筑高性能全固态电池  | 
 华中科技大学 余创 教授  | 
| 
 4  | 
 专注“膜”材 工艺&设备 十六年  | 
 琥崧科技 龚本利 研究院院长  | 
| 
 5  | 
 高性能低成本硫化物电解质规模化生产项目  | 
 万锂新材  | 
| 
 6  | 
 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进程和未来预测  | 
 邀请中…  | 
| 
 7  | 
 固态电解质三大技术路线产业格局  | 
 邀请中…  | 
| 
 8  | 
 车用固态电池的开发及应用现状  | 
 邀请中…  | 
| 
 9  | 
 低空飞行领域固态电池开发与应用  | 
 邀请中…  | 
| 
 10  | 
 锂金属负极在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及其挑战  | 
 邀请中…  | 
| 
 11  | 
 硫化物电解质的环境稳定性和成本问题  | 
 邀请中…  | 
| 
 12  | 
 全固态电池制造工艺的技术难点  | 
 邀请中…  | 
| 
 13  | 
 全固态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展望  | 
 邀请中…  | 
| 
 14  | 
 全固态电池技术成熟度提升的关键因素  | 
 邀请中…  | 
| 
 15  | 
 全固态与半固态电池技术的比较研究  | 
 邀请中…  | 
| 
 16  | 
 如何解决全固态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性能问题  | 
 邀请中…  | 
| 
 17  | 
 固态电池的集流体研究  | 
 邀请中…  | 
| 
 18  | 
 正极材料超高镍技术研究进展  | 
 邀请中…  | 
| 
 19  | 
 基于固态电解质的高容量层状氧化物  | 
 邀请中…  | 
| 
 20  | 
 PVD技术在锂金属负极的应用  | 
 邀请中…  | 
| 
 21  | 
 卤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发展状况  | 
 邀请中…  | 
| 
 22  | 
 粉体处理技术在固态电池制造中的应用与挑战  | 
 邀请中…  | 
| 
 23  | 
 半固态电池用新型复合隔膜  | 
 邀请中…  | 
| 
 24  | 
 叠层工艺的关键痛点和技术瓶颈  | 
 邀请中…  | 
| 
 25  | 
 固态电池标准及测试评价技术研究  | 
 邀请中…  |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锂电产业通):Prologium陶瓷固态电池即将量产:已交付近8000个固态电池样品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动力电池的高速增长。动力电池生产流程一般可以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三个部分。其中,前段工序包括配料、搅拌、涂布、辊压、分切等,中段工序包括卷绕/叠片、封装、烘干、注液、封口、清洗等,后段主要为化成、分容、PACK等。材料方面主要有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集流体,电池包相关的结构胶,缓存,阻燃,隔热,外壳结构材料等材料。 为了更好促进行业人士交流,艾邦搭建有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平台,覆盖全产业链,从主机厂,到电池包厂商,正负极材料,隔膜,铝塑膜等企业以及各个工艺过程中的设备厂商,欢迎申请加入。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左侧“微信群”,申请加入群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