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铜业巨头——金川集团旗下子公司金川铜贵宣布一项重大技术突破:其研发团队经过数月攻坚,成功研发新一代3.5μm极薄锂电铜箔。这不仅标志着金川铜贵在高性能锂电铜箔领域的技术水平跃升至行业先进,更为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材料动力”。
 
破解锂电铜箔“极薄”困局
在锂电铜箔的制造领域中,产品趋向“极薄化”是核心发展方向。铜箔越薄,锂电池内能容纳的活性材料就越多,从而显著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然而,厚度降至微米级时,诸如撕裂断箔、面密度不均、强度不足等行业共性技术难题便凸显出来,严重制约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成为困扰全球同行的制造瓶颈。
 
面对挑战,金川铜贵精准洞察市场需求,迅速整合产、学、研多方资源,组建了跨部门的技术攻关团队。团队以问题为导向,制定了从理论创新到工艺实践的全方位攻关方案。
 
数月攻坚终获突破
自2025年4月起,攻关团队扎根实验室与生产一线,对现有工艺流程进行了系统性梳理与重塑。他们通过精准调控电解液成分、温度、电流密度等关键核心参数,持续优化添加剂配比,并不断加强生箔设备的状态监测与精密维护。历经多轮小试、中试的反复验证与数据积累,团队最终攻克了极薄铜箔在张力控制、均匀性等方面的核心技术难题,成功实现了3.5μm极薄锂电铜箔的稳定制备。
赋能新能源产业升级

经严格检测,金川铜贵新一代3.5μm锂电铜箔的各项物性指标均优于行业标准。它不仅具备极高的延展性和抗拉强度,确保了在电池卷绕过程中的零断裂风险,其卓越的均匀性更能保障电池的一致性,从而全面提升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

 

“产品在实际应用中,能有效提升锂电池使用寿命,助力锂电池在相同体积下储存更多电能,契合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长续航的发展趋势。”金川铜贵铜箔分厂负责人孙莉说,新一代3.5μm极薄锂电铜箔的成功研发将进一步增强金川铜贵的市场竞争力,为新能源汽车等下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材料支持,助力新能源产业的升级与变革。
 
关于金川铜贵
金川铜贵是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球知名的采、选、冶、化配套的大型跨国集团,中国镍钴生产基地)旗下专注于高精尖铜箔产品的子公司。依托集团强大的有色金属资源背景和全产业链优势,金川铜贵已成为国内领先的电子电路铜箔和锂电铜箔供应商,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5G通信、消费电子等多个前沿领域。
锂电铜箔是锂电池制造中的关键核心材料,充当电池负极活性材料的载体和负极集流体。其厚度直接决定电池的能量密度——铜箔越薄,电池负极可容纳的活性材料(如石墨)就越多,电池的容量也就越大。当前,6μm、4.5μm是主流规格,而4μm及以下的极薄铜箔则代表着行业最先进的技术水平,是高端动力电池的“标配”。
 
此次技术突破,充分展示了金川铜贵在高端电子材料领域的研发实力与卓越的质量管控水平,是金川铜贵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金川铜贵将继续深化产学研协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持续为客户提供高品质铜箔产品,为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来源:金川集团
技术新突破!金川铜贵成功研发新一代3.5μm极薄锂电铜箔
 
图片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动力电池的高速增长。动力电池生产流程一般可以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三个部分。其中,前段工序包括配料、搅拌、涂布、辊压、分切等,中段工序包括卷绕/叠片、封装、烘干、注液、封口、清洗等,后段主要为化成、分容、PACK等。材料方面主要有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集流体,电池包相关的结构胶,缓存,阻燃,隔热,外壳结构材料等材料。 为了更好促进行业人士交流,艾邦搭建有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平台,覆盖全产业链,从主机厂,到电池包厂商,正负极材料,隔膜,铝塑膜等企业以及各个工艺过程中的设备厂商,欢迎申请加入。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左侧“微信群”,申请加入群聊

作者 808, 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