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羽新能与北京理工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正式成立“特种电池院企联合研发中心”。依托北理工长三院雄厚的人才储备和科研平台优势,以及金羽新能在先进电池研发与工程化应用方面的丰富经验,双方将围绕新型高比能电池体系,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探索新一代特种能源系统的创新突破。

研发中心将秉持“联合创新、成果共建、开放共享、协同发展”的理念,聚焦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的双轮驱动,推动科研成果向产业化、高端化、规模化方向迈进。未来,中心将依托项目合作、平台共建、人才培养等多种模式,建设成为集技术研发、应用验证、产业孵化于一体的创新示范基地,赋能新能源电池行业快速发展。

 & 

 

金羽新能是由北京大学等高校青年博士团队创立的科技创新企业,在固态电池研发和产业化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创中国”国家固态电池产业化协同创新基地,获得国电投融和科技、九智资本、北京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等多轮数亿元融资。

 

金羽新能是工信部锂离子电池安全标准工作组成员、锂金属电池行业总规范和无负极锂金属电池标准的制定者,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参展企业。金羽新能在北京、杭州设立北京大学-金羽新能先进电池联合实验室,在杭州、湖州设立生产制造中心,已累计交付半固态电池超百万支。

 

金羽新能聚焦新型电池技术前沿,协同上下游及高校院所,全力把技术转化为高安全新能源产品,让更多人享受清洁的能源。

商务合作

cooperation@gfenergy.com

 

供应商合作

SupplyChain@gfenergy.com

简历投递

HR@gfenergy.com

 

 

 

点击名片关注我们

 

往期推荐

金羽新能首批全固态锂金属电池交付重点客户

纵横山海,固若金汤|金羽推出“山海”系列极安全固态电池

金羽新能2026届年度校园招聘正式启动!
金羽动态|“无际”系列准固态电池交付破千万元

金羽新能举办“专精特新”交流会——第三期产品开发主题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动力电池的高速增长。动力电池生产流程一般可以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三个部分。其中,前段工序包括配料、搅拌、涂布、辊压、分切等,中段工序包括卷绕/叠片、封装、烘干、注液、封口、清洗等,后段主要为化成、分容、PACK等。材料方面主要有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集流体,电池包相关的结构胶,缓存,阻燃,隔热,外壳结构材料等材料。 为了更好促进行业人士交流,艾邦搭建有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平台,覆盖全产业链,从主机厂,到电池包厂商,正负极材料,隔膜,铝塑膜等企业以及各个工艺过程中的设备厂商,欢迎申请加入。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左侧“微信群”,申请加入群聊

作者 808, 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