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欣旺达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欣旺达”)注液车间内,激光雷达与视觉识别系统正以0.1ml级精度监测着电解液存储区,如有泄漏可精准定位,响应时间仅需200ms。

 

与此同时,AGV小车载着电芯组件在自动化产线间穿梭,5G信号将实时生产数据传输至中央控制平台。屏幕上跳动的参数展现着这座智能工厂跃升的态势:产线关键设备自动化率提高到了95%,单线生产效率提高15%,产品不良率降低20%,单位综合能耗下降28%。

“我们正在推动从订单管理到生产执行全流程的智能化改造,以掌握每一片电芯的‘诞生轨迹’。升级后效果显著,单日电芯产能突破10万支,刷新了智能制造的记录。”山东欣旺达IT部部长申德龙说。

 

山东欣旺达项目总投资200亿元,占地1307亩,分三期建设,目前已建设完成6条生产线,具备年产能16吉瓦时。“源网荷储云”一体化示范项目和二期项目建设也在加快推进。

持续创新是企业爬坡过坎、发展壮大的基石。

作为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动力电池的性能决定了车辆续航能力与安全性。山东欣旺达总工程师李文明说,公司十分注重技术创新,近五年累计研发投入超130亿元。创新的叠片工艺,突破了传统工艺内阻大的瓶颈,使得超充电池产品能量密度与充放电速度大幅度提升,安全性也更有保障。

 

有了技术能力、发展规模,赢得市场的同时,也吸引着众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2022年7月,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龙头企业科达利“隔空”签约落户枣庄,这个项目之所以从未实地考察就决定落地,源于山东欣旺达的“链主”引力。

 

作为枣庄近年来单体投资最大的锂电产业项目,山东欣旺达吸引了科达利等8家上下游配套企业落地,有力带动了区域锂电新能源产业链“聚链成势”,助推枣庄形成千亿级锂电产业集群。

 

“这几年,‘追’着我们项目来的企业越来越多,尤其是科达利公司的到来,让结构件运输实现了‘隔墙配套’,产业配套效率明显提升。”李文明说,目前公司也正在推动和当地锂电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企业的合作,目前产品样件正在验审。

 

招来一家头部企业,带来一个产业集群。如今,枣庄锂电新能源产业集聚278家企业,产能实现正极材料16万吨、负极材料6万吨、电解液26万吨、隔膜21亿平方米、电芯32GWh、拆解5.5万吨。

 

来源:大众日报

大众日报头版|山东欣旺达:一块锂电池,“链”动一座城

 
图片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动力电池的高速增长。动力电池生产流程一般可以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三个部分。其中,前段工序包括配料、搅拌、涂布、辊压、分切等,中段工序包括卷绕/叠片、封装、烘干、注液、封口、清洗等,后段主要为化成、分容、PACK等。材料方面主要有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集流体,电池包相关的结构胶,缓存,阻燃,隔热,外壳结构材料等材料。 为了更好促进行业人士交流,艾邦搭建有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平台,覆盖全产业链,从主机厂,到电池包厂商,正负极材料,隔膜,铝塑膜等企业以及各个工艺过程中的设备厂商,欢迎申请加入。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左侧“微信群”,申请加入群聊

作者 808, 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