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衢州日报》头版报道了“深耕锂电池新材料领域,龙朴科技创新突破‘卡脖子’技术”文章。龙朴科技是朴烯晶新能源材料(上海)有限公司旗下的核心生产基地,该文章详细介绍了公司自研超高纯聚合物材料攻克锂电池隔膜核心原料的“卡脖子”技术,成功填补了该领域的国内技术空白。
龙朴科技(衢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朴科技”)的实验室内,工作人员专注地进行磁性异物监测实验。他们采用精密方法,将聚乙烯产品样品溶解于烧杯里,通过磁棒搅拌吸附金属杂质,同时精确测量熔融指数数据,全面评估材料的加工性能。
“锂电池隔膜所用的超高纯聚合物材料对纯度、稳定性的要求近乎苛刻,任何细微的参数偏差都可能导致整批产品不合格。”公司总经理徐驰奔说,“我们的研发必须做到精益求精,这是对产品质量最基本的承诺。”
作为2021年引进落地的衢州市“南孔精英”计划创业A类人才项目,龙朴科技专注于超高纯聚合物材料的研发与生产。这种新材料不仅是锂电池隔膜的核心原料,还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医用材料、人形机器人等战略新兴领域。
在成膜材料方面,有相关研报显示,湿法隔膜以UHMWPE(占比高达98%以上)为主要基材,而干法隔膜则多采用PP材料。相比干法工艺,湿法隔膜具有孔隙均匀、机械强度高、耐高温性优的特点,更适配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的需求。
超高纯聚合物市场需求量巨大但技术门槛极高。长期以来,该领域的关键技术被国外垄断,国内涉足企业屈指可数。龙朴科技经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攻关,成功突破了聚合工艺、应用场景开发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瓶颈,孵化出行业急需攻克的超高纯聚合物材料——锂电池隔膜原材料,突破了这项“卡脖子”技术,一举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去年,公司年产值近亿元,产能从最初的1万吨提升到4万吨,实现了规模化量产。
超高纯聚合物材料领域的专业人才较为稀缺,为了解决人才短缺问题,智造新城管委会积极为企业提供人才服务,协助申报国家级人才计划。在政策扶持下,龙朴科技获得了600万元的设备补贴及人才公寓等配套保障。此外,智造新城盘龙企业社区牵线搭桥,助力企业与园区锂电同行交流学习,破解磁性异物管控技术难题。
龙朴科技董事长张文龙是衢江区人,今年入选了“浙江省青年科技型企业家”。龙朴科技之所以落户衢州,一方面是他回报桑梓的情怀,更重要的是衢州在新能源产业方面的集群优势。目前,龙朴科技已与华友等周边企业形成产业链协同效应,进一步提升了园区锂电新能源产业链的完整度。环环相扣的产业链条,不仅吸引着上下游企业纷至沓来,更推动着衢州锂电池产业生态圈加速形成。
今年2月初,龙朴科技还与衢州市衢江区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标志着年产3万吨高性能湿法锂电池聚乙烯隔膜专用料项目正式落户衢州循环经济产业园。据悉,该项目总投资额达1.3亿元人民币。
据悉,龙朴科技将继续深耕超高纯聚合物这一核心主赛道,拓展在新能源、半导体、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版图。公司将以建设“全球领先的超高纯聚合物产业基地”为发展目标,持续强化技术研发与产业链协同,补足国内高端聚合物供应短板,推动我国在关键聚合物材料领域实现国产自主可控和全球竞争力提升。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动力电池的高速增长。动力电池生产流程一般可以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三个部分。其中,前段工序包括配料、搅拌、涂布、辊压、分切等,中段工序包括卷绕/叠片、封装、烘干、注液、封口、清洗等,后段主要为化成、分容、PACK等。材料方面主要有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集流体,电池包相关的结构胶,缓存,阻燃,隔热,外壳结构材料等材料。 为了更好促进行业人士交流,艾邦搭建有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平台,覆盖全产业链,从主机厂,到电池包厂商,正负极材料,隔膜,铝塑膜等企业以及各个工艺过程中的设备厂商,欢迎申请加入。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左侧“微信群”,申请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