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突破,量产在即:硅碳负极材料开启高能量密度时代
目前,长虹新材料重点布局比容量1200~2000mAh/g的硅基负极材料,已经成功开发出了“新型研磨助剂+化学研磨”工艺制备小颗粒尺寸纳米硅、“原位多级包覆”工艺制备高性能、低成本硅碳等核心技术。历经一年多调试的千吨级硅碳负极材料产线可满足不同规格产品的生产,目前正在批量供货。
性能王者:固态电池技术实现跨越式突破
在固态电池方面,长虹新材料聚焦聚合物固态电解质、聚合物+氧化物复合型固态电解质,以及电池制备工艺等,攻克了多项技术壁垒。目前,长虹新材料研制的固态电池已通过针刺测试,4C恒流充电恒流比超80%,7C恒流放电容量保持率90%以上,同时-20℃低温条件下可以满足1C充放电使用,以及-40℃低温条件下可以满足0.2C充放电使用。
长虹新材料展台


固态电池

负极材料
展会期间,长虹新材料展台人气爆棚。由资深研发与营销专家组成的团队,以专业的素养与高效的服务,累计接待了逾百位海内外专业客户与合作伙伴,进行了深度的技术交流与商业洽谈。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动力电池的高速增长。动力电池生产流程一般可以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三个部分。其中,前段工序包括配料、搅拌、涂布、辊压、分切等,中段工序包括卷绕/叠片、封装、烘干、注液、封口、清洗等,后段主要为化成、分容、PACK等。材料方面主要有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集流体,电池包相关的结构胶,缓存,阻燃,隔热,外壳结构材料等材料。 为了更好促进行业人士交流,艾邦搭建有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平台,覆盖全产业链,从主机厂,到电池包厂商,正负极材料,隔膜,铝塑膜等企业以及各个工艺过程中的设备厂商,欢迎申请加入。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左侧“微信群”,申请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