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中,集流体成为关键制约因素。诺德股份产品总监吴大贝博士在《破局全固态电池产业化:专用集流体的技术突破与应用落地》主题演讲中,深入解析了这一技术瓶颈。
“随着全球固态电池技术加速迭代,硫化物体系成为主流商业化电解质方向。”吴大贝指出,在集流体领域,传统铜箔因硫化物腐蚀、高温热压制备过程氧化、锂金属硅碳负极应力破坏等因素无法应用在硫化物基固态电池中。
针对这一难题,诺德股份研发了NL-FN镀镍合金箔,通过创新镀镍工艺构建均匀致密的钝化膜,实现了卓越的耐腐蚀性能。

该产品镀层厚度可精准控制在0.08-0.20μm,优于行业水平,在保证导电性的同时兼顾界面稳定性。其抗氧化性能实现200℃、48小时不变色,较传统铜箔150℃、10分钟的性能有了质的飞跃。在机械性能上,该合金箔抗拉强度提升10%,延伸率保持稳定;耐弯折性能提升25%,在软包电池应用中展现出显著优势。
在“迭代提速,如何把握产业技术路线切换与多元化机遇”圆桌论坛上,诺德股份总裁陈郁弼分享了对行业趋势的深刻洞察。

诺德股份总裁陈郁弼
技术迭代明显加速。陈郁弼指出,极薄铜箔正从6μm向4.5-5μm快速迭代,6μm产品面临淘汰,这对铜箔的抗张强度和延伸率提出更高要求。诺德股份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开发出3-6μm极薄高精度、高抗拉强度、高延伸率的多规格电子铜箔,并实现稳定量产。
差异化布局固态电池材料。针对固态电池不同技术路线,诺德股份聚焦硫化物路线专用镀镍合金箔,同时开发多孔铜箔、涂碳铜箔、涂锂铜箔等配套产品,满足不同锂电负极集流体的特殊需求。例如,2024年推出的耐高温电解铜箔集流体和耐腐蚀铜箔;2025年推出的耐高温双面镀镍铜箔。
“铜箔行业已从持续两年的低迷期全面步入强劲复苏通道。”陈郁弼表示,行业复苏背后是技术迭代的核心驱动,铜箔产品呈现出“极薄化”与“技术化”双重特征。他倡导行业摒弃“价格内卷”,转向“技术竞优”,共同把握产业升级机遇。诺德始终坚持“技术比市场领先一代”的研发策略,通过高端化、差异化产品布局,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同时,诺德股份拟定增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2.88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青海高性能极薄锂离子电池用电解铜箔工程项目、惠州动力电池用电解铜箔工程项目
诺德股份同日公告,百嘉达与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双方将在产品供销、委托加工等方面进行长期稳定合作。未来3年,蜂巢能源预计向百嘉达采购5万吨锂电铜箔。
此外,在近期举行的AI电子铜箔新品发布会上,诺德股份还分别与宏仁集团、广合科技、恒驰电子、韩国YMT签署战略协议,进一步拓展高端铜箔市场。
凭借在高端铜箔材料领域的深厚积累,诺德股份不断创新,一步步完成极薄铜箔的迭代到固态电池专用集流体材料的突破,未来,诺德股份也将持续深耕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为电池产业注入关键性的产业化推力。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动力电池的高速增长。动力电池生产流程一般可以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三个部分。其中,前段工序包括配料、搅拌、涂布、辊压、分切等,中段工序包括卷绕/叠片、封装、烘干、注液、封口、清洗等,后段主要为化成、分容、PACK等。材料方面主要有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集流体,电池包相关的结构胶,缓存,阻燃,隔热,外壳结构材料等材料。 为了更好促进行业人士交流,艾邦搭建有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平台,覆盖全产业链,从主机厂,到电池包厂商,正负极材料,隔膜,铝塑膜等企业以及各个工艺过程中的设备厂商,欢迎申请加入。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左侧“微信群”,申请加入群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