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电,海亮股份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表示,公司在锂电铜箔领域已实现镀镍铜箔、多孔铜箔、双面毛铜箔、超高抗拉铜箔等新型产品的技术领先,并获得国内外一线电芯企业正向反馈,实现稳定批量化交付。
 
电子电路铜箔方面,RTF铜箔和HVLP铜箔在高端标箔市场取得突破性进展。印尼海亮作为中国首家出海的铜箔工厂,已与全球Top10动力电池客户中的5家、3C数码Top3客户中的2家签订定点供货协议,相关合作自2026年开始执行,涵盖产品规格、数量及金额,有望强化公司铜箔业务的国际化竞争优势。
 
海亮股份(002203),是海亮股份在科技创新与智能制造领域的持续深耕。从厚度仅3.5微米的超薄锂电铜箔,溅射靶材用高纯无氧铜材,海亮股份早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铜管巨头”,而是以新材料、新工艺、新智造,悄然成为中国铜加工行业创新驱动的企业。

位于诸暨的海亮股份工业园

 

厚度只有头发丝的十分之一

超薄高性能铜箔意义重大

 

位于甘肃兰州的海亮铜箔生产基地内,数十台生箔机正以每分钟12米的速度吐出薄如蝉翼的铜箔。工程师手持检测仪扫过箔面,屏幕上的数值稳定在4.5微米——实际上它比蝉翼要薄得多,只有头发丝的十分之一。而厚度正是关系到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关键指标。

 

“传统的铜箔,强度与韧性往往难以兼顾,这也是行业的一大痛点。强度越强,韧性就越下降,在高能量密度电池体系中的循环寿命会受到巨大影响。”甘肃海亮新能源材料研究院执行院长潘郑泽博士介绍说。而甘肃海亮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简称“海亮新材”)最新创新研发的锂电池用高强高韧铜箔很好地解决强度与韧性的平衡问题。

生箔机正在生产铜箔

 

潘郑泽告诉潮新闻记者,目前海亮新材生产的铜箔已经能做到厚度只有3.5微米,拉伸强度突破700兆帕。要知道,锂电用高性能铜箔只有做到超薄化才能提升能量密度(每降低1微米厚度,能量密度可提升约1%-2%),提高续航能力。

 

据了解,海亮新材由海亮股份于2021年成立,总投资89亿元,规划建设年产15万吨高性能铜箔材料项目。

 

为何切入这一赛道?一是五年前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各类清洁能源和能源存储形式正呈现着百花齐放的态势,海亮股份也看准了这一战略机遇,二是海亮股份在铜加工行业已积累了30多年的经验,有自己的天然优势。

 

据了解,高强高韧铜箔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数码产品电池、无人机电池等领域,这些产品对电池的能量密度要求很高,在提高续航能力的同时还要确保电池使用寿命。

 

在锂电池用高强高韧铜箔的攻关过程中,研发团队历时两年多,前后经过了数百次的试验,最终通过材料结构创新、电化学沉积优化、添加剂与电解液配方改良、生产设备升级改造等多维度技术革新取得了成功。该项目也凭借突出的技术创新性与产业价值,荣获“2024年甘肃省冶金和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产能提升80%、综合成本下降38%

夺得中国工业大奖的项目牛在哪

 

走进海亮股份位于诸暨市店口镇的连铸连轧盘管车间,流水线上机器人、机械臂等智能设备随处可见,却看不到一个工人。与其他车间相比,这里的噪声也明显要低得多。

 

“这是我们海亮股份自主研发的精密铜管低碳智能制造技术及装备研究项目,我们又称之为第五代生产线。”全国劳模、海亮股份研究总院高级专家冯焕锋介绍说。五代线的命名源于海亮以约五年为周期完成一次重大技术迭代:前四代实现了从机械化、单机自动化到整线高效化的演进,而第五代生产线标志着从“单机智能”迈向“全流程系统智能”的根本性跨越,在产能、能耗、成本和低碳化等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

 

海亮股份的第五代盘管线

 

据了解,采用这一智能制造技术及装备,单线年产能提升80%,产品成材率提高四个百分点;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下降30%,劳动效率提高300%,综合成本下降38%。项目于2021年6月完成后,彻底扭转了国内铜管加工企业依赖国外成套装备的现状。

 

项目的节能减碳效果同样显著,按照海亮股份目前推广至50万吨产能计算,每年可节约18500吨标煤;每年使用再生铜15万吨,可减排15.6万吨二氧化碳。如果推广至铜加工全行业200万吨产量,经济、社会效益巨大,未来还有望推广至有色金属行业其他品种的生产中,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助推有色行业早日实现碳达峰。

 

实际上,这一项目始于海亮股份2015年着手的两化融合研究,2017年在两化融合的基础上开始全流程低碳智能制造技术及装备的研制工作。国家标准委员会成员、海亮股份研究总院项目主任魏连运告诉记者,由于行业没有可借鉴的经验,该智能化装备又属于非标新型设备,研发投入成本大、产出存在不确定性,所以没有制造厂商肯接单,最后该套智能装备全部由海亮自主研发。

生产线上的桁架式智能移载机器手

 

这套先进的智能制造装备投产后,获中国工业大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同时还被浙江省评为2021年度“生产制造方式转型示范项目”、“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海亮股份还自主研发了精密铜合金棒挤压低碳智能制造技术及装备项目,再生铜在精密铜合金挤压棒材智能制造中得到大量应用。

 

所谓再生铜,是指通过回收利用各种含铜废料(如废电线、废电机、旧电器、工业废料、建筑废料等),经过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处理工艺后,重新生产出来的铜金属。

 

再生铜中含有大量污染物且难处理,熔炼过程会产生大量烟尘、二氧化硫、重金属等污染物,环保处理技术难度大;原料供应不稳定,品质波动显著,分类管理是重中之重;而再生原料的精炼技术,是获得高品质产品的关键。海亮股份通过创新设计和应用原料流水线分选处理技术、熔炼余热回收预热原料技术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装备,并将数字化平台应用于精密铜合金棒制造中,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

盘管生产线轧制工序收料

 

溅射靶材用高纯无氧铜材

晶粒尺寸只有原来的一半

 

随着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发展,现代电子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复杂,芯片输入/输出端口数量增加,产品体积越来越轻、薄、短、小,这些都对封装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属溅射靶材是封装技术中主要的配套材料之一。研究出符合新型封装技术要求的溅射靶材用高纯无氧铜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为实现高纯铜靶材制造技术的产业化,海亮股份组织强大的研发团队,以阴极铜为原材料,通过提纯精炼、感应熔炼、热加工、热处理、冷加工、研磨抛光等工艺,研发出了溅射靶材用高纯无氧铜材生产线,产品晶粒尺寸≤50μm,氧含量≤10ppm,具有含氧量低、致密度高、晶粒细小均匀,成膜质量高的特点。

 

海亮股份研究总院科技副总徐高磊介绍说,海亮股份研发成功的溅射靶材用高纯无氧铜材,对增强新兴产业集群产业链的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这一高端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半导体、显示器和光伏电池等制造领域,项目也被浙江省经信厅评为2025年新兴产业集群强链补链(“415X”集群新质生产力)项目。

 

来源:海亮股份
媒体聚焦 | 薄如蝉翼的铜箔、溅射靶材用高纯无氧铜材……海亮股份不只有铜管铜棒
 
图片
 

为了更好促进行业人士交流,艾邦搭建有锂电池铜箔铝箔微信群,包括铜箔,铝箔,原材料等材料企业以及铜箔铝箔生产过程中的设备厂商,欢迎大家申请加入。

图片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点击公众号下方菜单栏左侧“微信群”,申请加入群聊

 

活动推荐:邀请函:第四届气凝胶技术与应用论坛(2026年4月16日 苏州)
图片
 
     议题方向  
序号
拟定议题(包括但不限于)
1
双碳战略下气凝胶需求模式的改变与应对措施
2
新型气凝胶材料在建筑节能领域的应用
3
耐高温气凝胶隔热材料的研发进展
4
常压干燥制备SiO2气凝胶及其在隔热涂层的应用
5
玻璃纤维复合气凝胶毡性能研究及市场分析
6
SiO2气凝胶的结构调控与低成本制备方案介绍
7
气凝胶生产工艺及创新突破
8
气凝胶隔热垫封装工艺与关键材料设备
9
硅基/碳基气凝胶材料的制备
10
生物质气凝胶的制备、表征及其应用前景
11
纤维气凝胶仿生结构设计及性能调控机制研究
12
气凝胶薄膜精细涂布工艺及关键产线介绍
13
气凝胶纤维复合隔热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4
不同气凝胶产品的视觉检测方案
15
高阻燃气凝胶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防火
16
碳纤维/石墨烯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传感性能研究
17
气凝胶新材料在能源化工领域的应用
18
气凝胶多孔材料赋能雾化产业发展
19
用于智能热防护系统气凝胶
20
气凝胶封装膜双面胶在新能源中的应用
21
建筑领域气凝胶需求展望
22
气凝胶在海洋能源/环保/装备领域的应用需求
更多创新主题演讲意向,请联系张小姐:13418617872(同微信)

 

  报名方式  

报名方式一:请加微信并发名片报名
图片

 

果儿 18312560351(同微信

邮箱:ab008@aibang.com

报名方式二:扫码报名

识别二维码进入报名页面

图片

或复制报名链接,浏览器打开:

https://www.aibang360.com/m/100281?ref=172672

点击“阅读原文”,在线报名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动力电池的高速增长。动力电池生产流程一般可以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三个部分。其中,前段工序包括配料、搅拌、涂布、辊压、分切等,中段工序包括卷绕/叠片、封装、烘干、注液、封口、清洗等,后段主要为化成、分容、PACK等。材料方面主要有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集流体,电池包相关的结构胶,缓存,阻燃,隔热,外壳结构材料等材料。 为了更好促进行业人士交流,艾邦搭建有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平台,覆盖全产业链,从主机厂,到电池包厂商,正负极材料,隔膜,铝塑膜等企业以及各个工艺过程中的设备厂商,欢迎申请加入。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左侧“微信群”,申请加入群聊

作者 808, 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