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孚能科技正加速推进0.2GWh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中试产线建设,并规划在2026年实现GWh级扩产。其全固态电池的产品迭代路线已相对清晰:
-
第一代(预计2025年底交付):采用高镍三元正极搭配高硅负极,能量密度可达400Wh/kg;
-
第二代(预计2026年推出):升级为富锂锰基或高镍正极配合锂金属负极,能量密度提升至500Wh/kg;
-
第三代(计划2027年实现):目标进一步突破500Wh/kg以上水平。
孚能科技在客户拓展方面也频频传来进展。其全固态电池不仅赢得多家主流新能源车企关注,还率先向战略合作伙伴、人形机器人及低空经济领域客户完成送样。
公司透露,第一代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已交付给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进行测试,反馈结果显示在性能和安全性上均符合预期。电池通过了针刺、250℃热箱、剪切等一系列严苛验证,可让机器人连续运行8至12小时,而当前行业普遍续航不足2小时,性能优势十分显著。
孚能科技的半固态电池已成功实现GWh级别的出货,这得益于其在“软包+叠片+三元”技术路线上的深耕与创新。该半固态电池不仅经济性良好,而且具备成熟的产业化基础,成本相比传统液态电池仅高出5%-10%。
目前,第二代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超过330Wh/kg)即将进入量产阶段,已获得多家低空经济客户的青睐。
此外,第三代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到400Wh/kg)预计将在2026年实现量产。
孚能科技的半固态电池已与广汽、东风、三一重卡、一汽解放等多家汽车制造企业建立了项目合作关系,并与美国领先的eVTOL企业、小鹏汇天、上海时的、沃飞长空和零重力等低空经济客户展开了合作。
孚能科技的第二代半固态电池已独家为上海时的E20机型提供供应,并成功获得阿联酋企业的10亿美元订单,这笔订单对应着350架eVTOL的需求。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动力电池的高速增长。动力电池生产流程一般可以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三个部分。其中,前段工序包括配料、搅拌、涂布、辊压、分切等,中段工序包括卷绕/叠片、封装、烘干、注液、封口、清洗等,后段主要为化成、分容、PACK等。材料方面主要有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集流体,电池包相关的结构胶,缓存,阻燃,隔热,外壳结构材料等材料。 为了更好促进行业人士交流,艾邦搭建有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平台,覆盖全产业链,从主机厂,到电池包厂商,正负极材料,隔膜,铝塑膜等企业以及各个工艺过程中的设备厂商,欢迎申请加入。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左侧“微信群”,申请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