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四川广元经开区石盘工业园区内,四川中科瑞能实业有限公司新型铝基负极锂离子电池项目现场一片繁忙,设备安装调试人员正俯身校准各锂电生产设备的各项参数,设备工程师甘文华正认真查看整齐排列在各个车间里的100余台高新技术设备。
“厂内所有设备都已经全部到位,设备安装完成80%,月底试运行。”
在配料车间,工人正在安装浆料输送管道。“从铝粉到成品需经40多道工序,核心是用新型铝基负极材料替代传统石墨负极。”甘文华解释,这项创新不仅将电池工作温域拓展至-70℃至80℃,更依托广元成熟的铝加工产业配套和在铝加工领域已形成的优势,助力当地产业转型升级。
近日,广元市市委主要领导在广元经开区调研时强调,要抢抓新兴产业发展机遇,深入研究新能源领域市场规律,把握好新能源电池技术迭代升级快的特点,紧盯细分领域,顺应市场需求,推动项目早日建成投产,抢占市场先机。
中科瑞能的实践,恰与广元市产业发展导向同频共振。在公司研发团队强有力的科研实力支持下,其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续航能力达到74.4%,一举破解了锂电池低温性能差的行业痼疾,为雪域高原、高温荒漠等极端场景提供了“广元方案”。
技术实力的兑现,已率先获得本地市场的认可。
今年4月,广元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已与中科瑞能签订415.5万元采购合同,订购了21套191.22kWh电池系统,现已投入使用。合同中严苛的指标要求——IP68防护等级、-35℃—65℃工作温域(低温需预热充电)、400A峰值电流,既是对中科瑞能技术实力的权威认可,更是本地市场对新能源产业支持的生动体现。
“这批电池已装配到纯电动公交车上,将在秦巴山区的四季更迭、山路起伏中接受实战检验。”谈及未来,中科瑞能董事长胥智信心满满,“我们有把握通过这次实践,为后续深耕低温能源、新能源汽车搭载等细分市场筑牢根基,打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这份信心的背后,是广元市“百企千亿”绿色铝都政策的强力托举。《广元市加快“百企千亿”中国绿色铝都建设十条政策措施(试行)》要求,对新引进且符合铝基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属汽车轻量化、轨道交通、铝箔(电极箔、电子箔、电池箔等)、航空航天、再生铝保级利用等高端铝精深加工领域的项目,按新购置大型设备投资额的5%给予奖补资金,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政策红利与营商优势叠加下,项目的回报预期清晰可见。
一期项目达产后年产值预计5亿元,2025年内计划先实现产值5000万元。更宏大的二期蓝图已绘就,3000吨铝基负极材料、3000吨专用电解液、2GWh电芯及模组产能正蓄势待发。
新能源电池技术迭代如浪潮奔涌,窗口期稍纵即逝。生产线旁调试设备的工程师们步履匆匆,他们清楚,本月底的试运行只是起点,生产线全速运转、稳定输出高品质电池,才是真正吹响市场争夺战的号角。
关于四川中科瑞能实业有限公司
2023年10月8日,在中央一系列政策引导下,成功引进深圳中科瑞能新型铝基负极锂离子电池线项目,签约落户广元国家经济开发区。
广元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增资扩股方式投资中科瑞能6000万元,持有中科瑞能26.09%股权。公司注册地从深圳市南山区迁全四川省广元市,作为国内生产基地投资总平台、采购和销售结算总平台以及上市平台,同步在深圳设立子公司,与深圳中科院组建联合创新中心,负责技术研发和市场营销。
-
融资计划:计划融资1亿人民币,出让比例15~20%;
-
资金用途:65%生产运营、25%市场营销、10%研发投入。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动力电池的高速增长。动力电池生产流程一般可以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三个部分。其中,前段工序包括配料、搅拌、涂布、辊压、分切等,中段工序包括卷绕/叠片、封装、烘干、注液、封口、清洗等,后段主要为化成、分容、PACK等。材料方面主要有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集流体,电池包相关的结构胶,缓存,阻燃,隔热,外壳结构材料等材料。 为了更好促进行业人士交流,艾邦搭建有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平台,覆盖全产业链,从主机厂,到电池包厂商,正负极材料,隔膜,铝塑膜等企业以及各个工艺过程中的设备厂商,欢迎申请加入。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左侧“微信群”,申请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