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在荆门高新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内,湖北亿纬动力研究院项目建设现场一片繁忙。作为湖北锂电池产业的“最强大脑”,该研究院主攻新能源电池核心技术研发,其建成投用将为荆门“华中锂电之都”筑牢创新根基。

亿纬动力厂区(掇刀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亿纬动力是全球新能源电池头部企业亿纬锂能在荆门设立的子公司,也是其最大生产基地。湖北亿纬动力研究院项目计划总投资4.8亿元,主要建设亿纬动力全球总部、试验制样线及客户接待中心三大核心功能区。

亿纬锂能60GWh超级工厂一期投产启动现场。许中华 摄
不同于传统生产制造项目,该研究院承担着锂电池前沿技术研发、新产品试验验证、客户需求快速响应等关键职能,是连接技术创新与产业落地的核心枢纽。
“研究院研发出新产品供客户参考,经多轮优化确认后再由工厂规模化生产。”项目负责人介绍,其运作效率直接关系到客户渠道拓展、订单快速流转及整个锂电产业片区的协同效能。

亿纬锂能60GWh超级工厂。 周宗国 摄
目前,项目土建工程已完成80%,明年一季度将正式投入使用。项目建成后,将集聚全球顶尖的锂电研发人才,配备国际一流的试验检测设备,形成从技术研发到样品制备的全链条创新体系,推动荆门锂电产业从规模扩张加速向质量提升转型。
这一“大脑”项目落户荆门并非偶然。作为全国锂电产业特色城市前三强,荆门已构建起“基础原材料制备—关键部件生产—电芯制造及模组封装—电池产品应用—废旧电池回收再制造”的全生命周期产业链,2024年锂电产能达188.6GWh(1GWh=100万度电),占全省近50%的份额。在亿纬动力的带动下,恩捷隔膜、科达利结构件、新宙邦电解液等42家头部配套企业相继落户,形成“隔墙供应”的产业集聚优势,为研发成果快速转化提供了坚实基础。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动力电池的高速增长。动力电池生产流程一般可以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三个部分。其中,前段工序包括配料、搅拌、涂布、辊压、分切等,中段工序包括卷绕/叠片、封装、烘干、注液、封口、清洗等,后段主要为化成、分容、PACK等。材料方面主要有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集流体,电池包相关的结构胶,缓存,阻燃,隔热,外壳结构材料等材料。 为了更好促进行业人士交流,艾邦搭建有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平台,覆盖全产业链,从主机厂,到电池包厂商,正负极材料,隔膜,铝塑膜等企业以及各个工艺过程中的设备厂商,欢迎申请加入。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左侧“微信群”,申请加入群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