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内蒙古乌海巴音陶亥,国轩高科发布了“高耗能工厂零碳解决方案”,不仅宣告国轩高科全球首个零碳负极材料工厂的正式落地运营,更为众多高耗能企业提供了转型背景下的零碳工厂解决方案全新路径,为西部大开发的绿色转型注入全新动力。

国轩高科零碳负极材料工厂全球首发
发布会上,国轩高科储能板块高级总监韩一纯博士介绍,国轩高科整合全球领先的电池技术,以数字化为核心,以智能化、电动化为抓手,成功打造全球首个“可复制、可落地”的零碳负极材料工厂解决方案。通过绿电直供、节能降耗、绿色物流、循环生态、智慧管理五大核心路径,实现高耗能工厂零碳转型。
用能端,乌海负极材料工厂打造闭环式“源-荷-储”能源架构,一期已落地300MW+492MWh光储系统,年发电量达5.07亿度;叠加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移动式储充柜及易佳电储能充电桩,实现100%绿电供应;制造端,聚焦石墨化高耗能碳化炉,搭建自主余热回收系统,将设备多余热量转化为电力,用于生活热水、办公供暖及设备降温。
运输端,围绕工厂打造新能源重卡换电系统,构建全链路绿色物流体系,确保零碳工厂产品绿电可追溯;生态端,利用废水回收复用及绿植碳汇,打造“无废”闭环生态系统;管理端,则利用国轩开发的数字能源平台作为“CPU”对发电、储能、生产负荷进行分钟级监测、预测与调度,确保降碳过程可追溯、可管控、可优化。根据规划,乌海零碳负极材料工厂,2030年产能将达40万吨,配套同步投建1GW风光储一体化项目,打造全球领先的零碳负极材料基地。
作为全球首个实现零碳的负极材料工厂,该项目不仅助力国轩提前5年实现碳中和目标,更向钢铁、石化、化工、电力等高耗能企业证明,零碳转型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具备可复制、可落地的现实路径。
发布会现场,德国莱茵TÜV为乌海国轩颁发“绿电可溯源声明”。这份权威认证标志着国轩的零碳工厂解决方案,从“中国实践”走向“国际认可”。

德国莱茵TÜV现场为国轩乌海零碳负极材料工厂颁证
国轩高科董事长李缜表示,让免费的太阳能、风能更好地服务人类社会,是国轩高科始终践行的使命与责任。国轩高科乌海零碳负极材料工厂通过绿电直供,年减排将突破100万吨,而通过AI智能管理和数字化远程控制,工业制造可减少80%的人工。乌海国轩的零碳实践,为中国高耗能产业实现低碳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范例。国轩高科正在用电化学储能的技术优势匹配西部的“无限风光”资源,为重构全球能源新格局做出有益的探索。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动力电池的高速增长。动力电池生产流程一般可以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三个部分。其中,前段工序包括配料、搅拌、涂布、辊压、分切等,中段工序包括卷绕/叠片、封装、烘干、注液、封口、清洗等,后段主要为化成、分容、PACK等。材料方面主要有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集流体,电池包相关的结构胶,缓存,阻燃,隔热,外壳结构材料等材料。 为了更好促进行业人士交流,艾邦搭建有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平台,覆盖全产业链,从主机厂,到电池包厂商,正负极材料,隔膜,铝塑膜等企业以及各个工艺过程中的设备厂商,欢迎申请加入。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左侧“微信群”,申请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