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背景: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电池技术迭代的背景下,全固态电池因其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和宽温域适应性,被视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核心方向。据EVTank预测,2030年全球固态电解质市场规模将达366.2亿元,其中硫化物电解质的出货量占比将提升至29.5%,全固态电池领域占比更将突破65%。
当前,中国、日本、韩国等主要经济体已将其纳入国家战略:
·中国:宁德时代等企业加速布局,预计2027年进入小规模量产阶段;
·日本:丰田全固态电池通过日本经济产业省认证,计划2026年启动量产;
·韩国:三星SDI全固态电池实现能量密度500Wh/kg的突破。
然而,硫化物电解质的技术瓶颈仍然存在:空气稳定性差、界面阻抗高、量产工艺复杂等难点,长期被视为产业化“最难啃的骨头”。业内共识认为,硫化物技术的产业化需依托材料改性、工艺创新与产业链协同三重突破。
瑞固新材全场景解决方案:
多元产品矩阵直击产业化痛点
5月15日-17日,在CIBF2025展会期间,作为国内首家实现硫化物固态电解质量产的企业,瑞固新材在展会上交出了一份“全场景解决方案”的答卷,直击产业化痛点。
在瑞固看来,单一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难以攻克全固态电池制作过程中的所有难题,需要多种类型电解质实现技术互补。为此,公司构建了多元的产品矩阵,涵盖前驱体材料、固体电解质材料、固体电解质复合添加剂、固体电解质膜等多个系列产品,精准适配不同客户在全固态电池制造环节的多样化需求。
▲图源:CIBF2025瑞固新材展台
01. 高离子电导率与“软性”电解质产品双路径并行
在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的技术路线中,目前研究及产业化进度最为领先的是硫银锗矿型电解质(如Li6PS5Cl等),由于离子电导率较高、热稳定性好、易于加工、成本可控等优点受到产业各方的高度重视。针对硫银锗矿型电解质产品,瑞固聚焦两大核心开发目标:高离子电导率与粒径尺寸精准控制。在S2系列产品中,瑞固最高离子电导率的产品可达12mS/cm,这一性能可显著提升电解质膜的离子传输效率,大幅降低电池内阻,为全固态电池实现低阻抗化与高效能化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图源:CIBF2025瑞固新材展台(S2系列电解质)
硫化物电解质普遍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可通过冷压工艺实现致密化,但高氯含量的电解质因LiCl框架的形成,可能牺牲部分延展性,使材料变得更“硬”且脆性增加,界面应力集中以及加工难度上升。瑞固在本次CIBF2025展会上,向外界展示出了其自主研发的S4系列硫化物固体电解质产品,与市场上主流的硫银锗矿型电解质产品不同,S4系列电解质展现了独特的材料特性:质地柔软,具有优异的延展性,使其在电池的化成处理过程中表现出更优的性能,并且在正极、负极以及电解质层之间展现出更好的兼容性。
▲图源:CIBF2025瑞固新材展台(S4系列电解质)
展会现场,瑞固还创新性地展示了柔性固态电解质膜,这种固态电解质膜在柔韧性、离子电导率、耐还原性以及杨氏模量等关键性能指标上均实现了显著的提升和突破,这些特性使其非常适合在低压力下作为全固态电池中的固体电解质层,为全固态电池的性能提升和应用拓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02. 水溶性与耐氧化性的双重突破
硫化物电解质普遍存在的空气/水稳定性差的问题(会产生硫化氢气体)一直是其发展中备受关注的话题。CIBF2025展会期间,瑞固新材展示了其另一个技术亮点——N系列硫化物固体电解质产品,该系列产品凭借其水溶性与耐氧化性的双重突破,成为全固态电池材料领域的颠覆性创新。
▲图源:CIBF2025瑞固新材展台(N系列产品)
作为瑞固新材核心技术突破之一,N系列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成功解决了传统硫化物电解质在空气中易生成硫化氢(H₂S)的难题,该材料不仅能够溶解于水,且性能不受影响,具有较高的耐氧化性,在高湿度的特种应用场景中有良好的表现,适合作为正极材料的涂层材料及溶液的制备,同时非常适合作为功能性添加剂与其他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混合,形成复合电解质体系。
值得关注的是,瑞固新材已率先突破硫化物电解质的量产瓶颈。据公司负责人透露,公司一期百吨级硫化物固体电解质产线预计于今年6月中下旬正式投产,二期千吨级产线也在同步建设中,该产线解决了传统固相法效率低、成本高的痛点,成为行业内唯一实现该技术规模化应用的企业。
当前,全球固态电池竞赛已进入"技术突围"与"产业化落地"并行的新阶段,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跨越,不仅是技术成熟度的验证,更是对企业工艺创新与量产能力的综合考验。瑞固新材在CIBF2025展会上展现的技术落地路径,为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落地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材料解决方案。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其6月中下旬百吨级产线的投产及千吨级规划的推进,瑞固新材正以“材料创新+制造革命”的双轮驱动,加速硫化物电解质从“卡脖子”材料向规模化商用的重要转折。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动力电池的高速增长。动力电池生产流程一般可以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三个部分。其中,前段工序包括配料、搅拌、涂布、辊压、分切等,中段工序包括卷绕/叠片、封装、烘干、注液、封口、清洗等,后段主要为化成、分容、PACK等。材料方面主要有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集流体,电池包相关的结构胶,缓存,阻燃,隔热,外壳结构材料等材料。
为了更好促进行业人士交流,艾邦搭建有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平台,覆盖全产业链,从主机厂,到电池包厂商,正负极材料,隔膜,铝塑膜等企业以及各个工艺过程中的设备厂商,欢迎申请加入。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左侧“微信群”,申请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