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NTC在储能CCS集成母排中的定义与作用
NTC(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是储能系统中CCS(电流/电压采集系统)集成母排的关键温度传感组件。在电池储能系统中,NTC主要承担实时温度监测的重要职能,其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特性使其成为理想的温度传感元件。
在CCS集成母排设计中,NTC通常被直接嵌入或紧密安装在母排表面,用于:
-
实时监测电池组工作温度
-
提供过热保护信号
-
参与电池管理系统(BMS)的热管理策略
-
预防热失控风险
-
优化充放电过程
二、NTC的技术特性与工作原理
1. 基本工作原理
NTC热敏电阻由过渡金属氧化物(如锰、钴、镍等)的烧结半导体材料制成,其电阻-温度关系遵循阿伦尼乌斯方程:
R = R₀exp(B(1/T - 1/T₀))
其中:
-
R为当前温度下的电阻值 -
R₀为参考温度T₀下的电阻值 -
B为材料常数 -
T为绝对温度(K)
2. 关键性能参数
参数 | 典型值 | 重要性 |
额定零功率电阻值(R25) | 10kΩ±1% | 基准测量点 |
B值(25/85℃) | 3435K±1% | 温度敏感性 |
耗散系数 | ≥2mW/℃ | 自热效应 |
热时间常数 | ≤10s | 响应速度 |
工作温度范围 | -40~125℃ | 适用环境 |
三、CCS集成母排中NTC的设计考量
1. 安装方式
-
表面贴装式:直接焊接在母排表面,响应快但易受局部热点影响
-
嵌入式:埋入母排绝缘层中,测量更稳定但响应稍慢
-
夹持式:通过弹性机构保持接触,便于维护更换
2. 位置选择原则
-
靠近大电流通道区域
-
均匀分布在热可能积聚的区域
-
避开强制冷却气流的直接路径
-
考虑母排材料的热传导特性
3. 电气隔离要求
-
必须保证与高压母排的足够绝缘距离(通常≥8mm/kV)
-
采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设计
-
信号线需采用屏蔽处理防止EMI干扰
四、NTC在储能系统中的应用优势
-
高精度监测:现代NTC可实现±0.5℃的测量精度
-
快速响应:热时间常数可控制在5秒以内
-
稳定性好:优质NTC年漂移率可小于0.1℃/年
-
成本效益:相比其他温度传感器更具价格优势
-
系统兼容性:与BMS系统接口标准化程度高
五、选型与维护建议
-
选型准则:
-
根据工作温度范围选择合适B值的NTC
-
考虑母排的额定电流和可能的热积累
-
评估系统的振动和机械应力条件
-
确认与BMS的接口兼容性
-
-
维护要点: -
定期校准(建议每年一次)
-
检查机械固定状态
-
监测电阻值漂移情况
-
保持传感器表面清洁
-
自主研制,国产替代
储能线束与CCS温度采集的灵魂产品

特普生,成立于2011年,是国家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研制NTC芯片、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储能线束、储能CCS集成采集母排、储能模组铝巴等温度采集产品系列。一体化研制、一致性品质的特普生,竞争力优势明显:自主研制NTC芯片核心技术及实现医用0.3%精度;专利百项,保留不公开技术2项;为全球新能源产品、大消费品与工业品提供了定制化的温度采集技术。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动力电池的高速增长。动力电池生产流程一般可以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三个部分。其中,前段工序包括配料、搅拌、涂布、辊压、分切等,中段工序包括卷绕/叠片、封装、烘干、注液、封口、清洗等,后段主要为化成、分容、PACK等。材料方面主要有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集流体,电池包相关的结构胶,缓存,阻燃,隔热,外壳结构材料等材料。 为了更好促进行业人士交流,艾邦搭建有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平台,覆盖全产业链,从主机厂,到电池包厂商,正负极材料,隔膜,铝塑膜等企业以及各个工艺过程中的设备厂商,欢迎申请加入。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左侧“微信群”,申请加入群聊